青岛天气 青岛挂号 违章查询  青岛新闻网 > 正文

新区创新建立“136”常态化社会治理工作体制机制

来源:青岛新闻网 作者: 2019-01-14 20:00:24 字号:A- A+

青岛新闻网1月14日讯 2018年,由法制日报社、法治周末报社、《民主与法制》社共同发起开展的第四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成果交流会上,青岛西海岸新区荣膺“2018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”称号。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、省级社区治理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、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优秀城市,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、全国基层改革创新优秀案例……这是改革开放40年来,西海岸获得的一张张关乎社会治理创新的烫金“名片”。今年以来,新区社会治理中心按照工委管委的决策部署,不断加强和创新新区社会治理工作、做法,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。

回顾新区社会治理创新之路,从主要依靠党委政府向开放共治转变,从单纯管理向寓管理于服务转变,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……新区创新社会治理的探索,在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同时,也高度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系列要求,从体制架构、运行体系、治理能力三个关键点突破,建立了“136”的常态化社会治理工作体制机制,走出一条富有特色、管用有效的社会治理新路径。

创新一套体制

40年沧桑巨变,新区改革开放步履铿锵、气势如虹。2014年获批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,更是拉开了西海岸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大幕,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当前人们思想观念、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需要。

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关键在体制创新,核心是人,重心在城乡社区”的要求,新区率先构建起“区-镇街-社区”三级社会治理工作体制。区级层面,新区在全国首创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“1+4”工作模式:区级建立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,设立区社会治理中心,统筹领导全区社会治理工作;分设政府治理统筹、社会协同共治、公众参与引导、法治保障推进四个专门委员会。

“‘1+4’工作模式,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系列阐述,树立了全新的治理视角和维度,让新区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更进了一步。”新区工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、新区社会治理中心主任车贵正表示,“1+4”工作模式在分工基础之上强调共同治理,实现了治理资源由“单一分散”向“多元整合”转变,明确了党委、政府、社会、公众等在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,既分工负责,又汇聚合力,实现了社会治理精准化。顶层设计高屋建瓴,底层设计更需广接地气。

新区在镇街推进体制改革,剥离招商引资等经济发展职能,明确基层建设、公共服务、发展保障等基层治理职能,成立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,建立联动指挥中心;各社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设立100个社会治理工作站,推进网格组团化管理服务,完善“一格、一站、一居”治理模式,实现部门在一线联动、问题在一线处置、服务在一线开展,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。


构建三大体系

网格,是社会的神经末梢、治理的最小单元。目前,新区共划分网格1309个,1106名专职网格员、3000余名专业网格员活跃在城乡社区,成为服务群众的“流动窗口”、社会治理的“首道防线”。


  “镇街一张网、管区一大格、社区几小格”,新区已逐渐形成了以镇街联动指挥中心为枢纽,以基层网格为管理单元的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同时,新区创新实施网格组团化治理服务模式,建立起“1名网格长+1名专职网格员+N名专业网格员”的网格架构。

“相比职能部门,网格员距离群众更近,不仅能帮职能部门提前核实、了解情况,还可第一时间化解矛盾,实现简单问题解决不出网格,复杂问题解决不出镇街。”车贵正说。

除了不断拉近服务群众的距离,发动和依靠群众找问题,社会治理才能“治”到点子上。前提则是,要让群众有地儿说、不白说。在新区,公众投诉受理处置工作体系构建起来,整合行政效能、城市管理、综合执法等28条政府部门服务热线的“为民服务一号通”67712345设立,24小时在线服务,部门联勤联动处置,实现了“一号对外、集中受理、分类处置、限时办结”,年均受理处置群众咨询诉求达40万件,处置率达97%以上。


“‘一号通’的设立是新区在继承和巩固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,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,极大改变了单一依靠网格员收集信息的状态,全天候接受全区群众的投诉和建议。现在,有诉求的群众只需一个电话就能把事情搞定。”车贵正说。与此同时,新区还积极构建社区治理服务工作体系,率先开展社区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,推动社会治理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,坚持党建引领,开展党建联建;建立“一居一格一站”社区服务体系;坚持引导居民自治,推动社区建立完善村规民约、社区公约,多举措推进社区有序治理。

实施六化治理

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”是习近平总书记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树立的新路标。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治理社会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、专业化的新方略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新气象。

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“完善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、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”的重要判断,新区创新社会治理理念、模式和手段,以“网格化巡查为基础、社会化参与为目的、智能化支撑为手段、专业化服务为关键、法治化保障为根本、时效化管理为标准”的六化治理模式,实现精确、高效、协同运行。“依托‘六化治理’,新区实现了既为社会而治理,也由社会来治理,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,也为新区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等营造了优良环境。”车贵正说。

而今,新区社会治理正展示出一幅斑斓的画卷:实施网格化治理和整合“一号通”热线以来,网格员共上报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各类苗头性信息230余万条,公众通过热线反映安全事故隐患信息7万余件,消除了大量安全隐患,实现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率四连降;当下,全区共有1300余家社会组织,近300家社会团体、14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上,形成协同共治新格局;借助三级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平台,新区年均受理群众诉求40万件,办结率99.7%,回访满意率88%,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;46个社会治理流动工作站安置近百名退役军人,为退役军人开辟了“新战场”……近年来,新区工委管委在社会建设中实现从“管理”到“治理”的转变,为社会发挥出应有的活力提供了土壤。下一步,新区将继续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建设和治理中来,将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沉到基层,最大限度地提升新区群众的安全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(通讯员 章强 于芳艳)


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:
-

相关阅读青岛新闻

    我要评论

  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